Whitney Houston, 做了不少好事, 也做錯過些, 2009年站出來時鼓舞了不少人, 現在她離開了~
[都什麼時候了] 張惠妹 + KSK
在台灣的流行市場很難聽到這樣大膽的歌, 像是第一次接副歌前的"該怎麼就怎麼"那句, 這麼跳tone的樂句會出現實在有驚訝到~
整首歌最重要的反差點出現在樂句的連續性, 開頭的主歌是很連續的, 兩句為一組合, 第一句還做了echo連到第二句; 但到 "電話...關了..." 開始, 開始把主歌建立起來連續的語氣打碎, 這一段是這首歌的重點, 不停在跟自己對話, 且語氣越來越來強烈. 大概是為了突顯副歌要來了, 在接到副歌前做了個記憶點 "該怎麼就怎麼", 乍聽之下有點突兀, 但想想就覺得合理. 第一次的副歌將情緒藉由前面一句壓在較低的位置, 導出我覺得的主題句 "我不値得...快樂..."; Bass進來了, 進到主歌後又消失, 到第二次主歌接過去的橋段再次出現, 可以很明顯的分辨出, 這邊的樂句較前一次連續很多, 到副歌也選擇情緒上做延續; 兩次副歌間的橋段先再次把語氣變回連續, 甚至比主歌的連續性還強, 這樣來襯托出最後一次的副歌相當恰當; 演唱的部分, 尾音的層次很搶眼, 這種語氣處理很細膩的歌曲能否完美詮釋, 這絕對是最重要的.
這首歌的原曲是KSK的Never, 但我只有在他們的網站上聽到短短的幾秒鐘, 無從比較. KSK已經為台灣藝人寫過不少歌, 包括林凡、楊宗緯、Elva、林憶蓮等, 阿妹之前阿密特專輯中的Don't Sail Away也是出自他們的創作, 可以從中聽出他們作品的廣度.
[一把吉他的可能] Phil Keaggy
技巧固然是Phil Keaggy的賣點, 但更讓人驚豔的是他在橋段上的精確掌控, 2分18秒處的Solo固然精彩, 但從5分24秒處開始做出要銜接到副歌的那個段落更是讚嘆!
[Macy Gray 2011台北演唱會] 沒錢也要噴這一發!!
也許是全球經濟持續積弱不振, 大腳們紛紛想到台灣這塊土地還有現金沒有被榨乾, 目前開始售票的演唱會已有貴到嚇死人的Eagles、四人幫重新合體的Mr. Big、以及被稱作是21世紀Billy Holliday的Macy Gray, 除此之外, 一直傳聞著的Bon Jovi以及據說即將售票的Maroon 5也都將訪台演出; 這些人來當然很好, 但偏偏選在我經濟拮据, 銀行存款見底的2011年到訪, 看得到吃不到, 辛酸!!
不過, 再怎麼沒錢, Macy Gray的現場還是要去感受一下, 他那一出口就能抓住人耳朵的嗓音, 怎麼能不現場聆聽!! 票價1700, 只能期盼在我年終獎金發放之前, 大夥能手下留情, 留張票給我吧!!
購票請恰年代售票
Macy Gray莫名其妙走紅的故事我懶得贅述,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wiki上了解, 但這樣的聲音, 只要遇到懂得挖掘的人, 一定能造成轟動; 在第一張專輯中的 "I Try" 走紅後, 從Fatboy Slim、Black Eyed Peas、Santana...等人邀約合作中即可感受到她的聲音對樂壇來說是怎樣的珍寶!
據說她小的時候很不喜歡自己的聲音, 也常被笑, 今天她成功了, 當然可以被誇說她的美妙舉世無雙, 但誰的聲音不是呢?
[This is Life] Amy Macdonald
" And You're singing the songs
Thinking this is the life
And you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your head feels twice the size
Where you gonna go? Where you gonna go?
Where you gonna sleep tonight?" ...Amy Macdonald
吉他彈了這麼久 越來越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了!!
沒事感傷什麼?! 只是很喜歡這首歌, 分享一下吧!!
[再來一大腳] Michael Bolton [已流標]
是的, 各位西洋樂迷們沒有看錯, 接在 Lamb of God, Richard Marx, Kelly Clarkson, Deep Purple, Andrea Bocelli, Tears for Fears, AJ Mclean, 以及Kenny G 之後, Michael Bolton也將在今年五月登台開唱, 2010/03/10中午已經開始賣票, 請恰年代售票系統.
年輕時的Michael Bolton聲音高亢, 先來首耳熟能詳的代表作 "How am I supposed to live without you"~
當然, 年紀大了就不能在這樣飆高音, 感覺很容易腦溢血..., 2009年現場演唱"When A Man Loves A Woman", 降了一個全音後, 深情不變, 喜歡這味的請盡快買票...
p.s.
1) 票賣的也是有夠差, 支持者別放過這難得的機會...
2) Kelly Clarkson 5/6的演唱會也請全力支持!
3) 年代售票系統把Kenny G放在演唱會會類, 他要唱歌嗎???
[美國星光一姐??] Kelly Clarkson 2010台北演唱會
"凱莉克萊森_美國星光一姐台北演唱會" 這標題實在讓人看了傻眼; 在台灣, 由於選秀節目的崛起, 或許就像上週我在剪頭髮時跟理髮師聊到, 他說, 許多選秀節目的參賽者唱的比大多數當前的流行歌者還要好! 這句話或許沒有對錯, 但仍不禁讓人讚嘆台灣媒體炒作的功力!! 而在這樣的時空環境下, Kelly Clarkson被冠上"美國星光一姐"的封號, 企圖藉此吸引票房也就不足為奇了~
然從Kelly Clarkson身上的蛻變可以看到令人讚嘆的一面(拜託, 別再聯想她的身材, 每次看到PTT版上許多大大稱她為"凱胖"就... 唉~), 如果你還在用以前那個參加選秀節目, 青澀卻充滿自信的印象來看Kelly, 那將欣賞不到她穩健且獨當一面的舞台魅力, 下面這段2009的Live表演就是一段驚豔的演出.
狂野的來一下~
溫柔點的也來一下~
說實話, 票賣的不好, 請大家踴躍一點, 千萬別讓她流標阿!!!!
[The 52nd Grammy Awards] Michael Jackson tribute
我始終相信, 當一個人認真的活過, 一定會留下些東西, 感動及影響後來的人.
他剛離開的時候, 我很不能接受, 一個這麼好的人竟是被這樣對待, 但人生不就是如此, 最近在想, 如果他還活著, 或許, 媒體的焦點仍在譏笑他的外型, 並且不厭其煩的醜化與他有關的一切, 相對幸運的, 在他離開一陣子後, 風波不再, 反倒是那些留下來的美好, 仍不停地分享著他的愛與信念, 或許, 這樣的結果能為他多年來受傷的心, 換來一點欣慰吧!
[Music for Relief] 將音樂的慰藉力量化為具體
音樂本身即具有著慰藉的能力, 而像 "Music for Relief" 這樣的團體更進一步的將其化為具體:
"Music for Relief is artists, music industry professionals, and fans working together to create positive change. Our mission is to support disaster relief and reduce global warming."
為此次Haiti地震募款的活動已開始一陣子了, 希望有能力的人能付諸行動, 經濟上不允許的, 則可以藉由散播這樣的消息來盡一份心力, 詳情請見: http://www.musicforrelief.org/
ps. 之前台灣的八八風災, 他們也有幫助到我們(詳見相關報導), 可以的話把這份感謝轉為幫助其他人吧!
以下mp3轉載自music for relief官網, 首推Slah的 "Mother Maria"!!
另外, CMT上亦可聽到眾多鄉村歌手與知名藝人的表演大串聯, 希望大家能在電腦前舒服聽音樂之餘, 一起為這世界盡一份心力!!
Beyonce - "Halo"
Madonna - "Like A Prayer"
[No One Didn't Know Your Own Strength] Whitney Houston
不管過去那段時間裡, 妳經歷過什麼, 當妳再次站在台上, 對很多人而言, 那意義是沒有辦法用文字形容的~
Whitney Houston Performs in 2009 AMA~
新歌 "Million Dollar Bill" 實在太好聽, 趁機放一下!
[MTV Unplugged] Katy Perry
不過說真的, 整場表演看下來, 電子樂器也看到了不少, 只能說現在Unplugged的定義真是越來越廣了...
[Tributes for Guitar Legend Les Paul]
2009/08/14, Les Paul, 史上最重要的吉他手之一在紐約病逝, 享年94歲.
Keith Richards: "He actually taught himself to play guitar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his electronic theories. All of us owe an unimaginable debt to his work and his talent."
Paul Stanley: "The name Les Paul is iconic and is known by aspiring and virtuoso guitar players worldwide. That guitar is the cornerstone of a lot of great music that has been made in the last 50 years."
Henry Juskiewicz: "He was a futurist, and unlike some futurists who write about it and predict things, he was a guy who actually did things."
Les Paul對搖滾樂的貢獻, 不僅是在1949~1962年間與妻子Mary Ford一同錄製的暢銷專輯上, 同時, 1952年與Gibson合作而推出的Solid-body Electric Guitar: Gibson Les Paul Series Gibson Les Paul Series更被稱為是"paved the way for electric music made the sound of rock and roll possible"; 此外, 包含在吉他彈奏技巧上的創新與錄音技術上的突破, Les Paul都扮演著絕對重要的推手角色.
之前已放過這位阿伯帥氣的影片(連結), 以下分享他年輕時的錄音作品.
[大杯威士忌與古拉克斯王] 台壓版已經發行
先前已介紹過的大衛馬修樂團(DMB)2009年新專輯「Big Whiskey and the Groxgrux King」(中文翻譯: 大杯威士忌與古拉克斯王), 台壓版已於2009/06/30發行, 這張讚到不行的專輯絕對值得蒐藏, 請喜歡的朋友支持正版!
Still here dancing with the GrooGrux King~ Why I Am (Live at New Orleans Jazz and Heritage Festival 2009)
[別再提了好嗎?] King of Pop: Michael Jackson
方才得知您離開了, 可以想見, 各大媒體都將以大篇幅的版面報導相關訊息, 而那些他們口中所謂您的怪異行為也將再被一一提起, 所以, 我拒絕打開任何相關新聞, 或是說害怕打開, 害怕看見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拿您做文章, 用自己以為專業的角度剖析您的一生; 我只知道, "Michael Jackson" 就是 "Dance-Pop" 最具代表性的傳奇人物, 該留在世人心中的是您的努力與成就, 而其他的, 別再提了好嗎?
p.s.
[Big Whiskey and the GrooGrux King] DMB
剛看到專輯名稱時一頭霧水, 花了很大了力氣想搞懂究竟這裡頭有什麼要表達的, 但在弄清楚後, 是阿, 是這個意思, 如同專輯的封面所要表示的, 很有意義, 很感傷!
還是來談專輯吧! 這是張好專輯, 許多的樂評聲稱 DMB 拋開了像2005年 "Stand up" 專輯中那樣的 well-manicured crossover pop, 並且重拾了像在1998年 "Before These Crowded Streets" 專輯中那樣 loose-limbed jams 的特色. 但若拿這段話去問 Dave Matthew 是否同意, 我想答案未必是肯定; 或許吧, 比起 DMB 進到21世紀後發的專輯, "Big Whiskey" 提供給樂手更多的即興時間, 說到段落的精心編排, 比起之前絕對是花了更多的心思.
編曲上, 從 1997年的 "Live at Red Rocks" 以來, 吉他手 Tim Reynolds 的充分發揮, 已讓 DMB 的搖滾味越來越濃厚, 而在 "Big Whiskey" 中更可聽到許多由吉他架構出的精彩段落, 相信這次可以讓很多先前不喜歡 Tim 的人信服為何 David Matthews 會對他如此地讚賞.
關於這張專輯, 這段文章裡有他的自信:
"This is a good record," Dave Matthews told Rolling Stone during a recent studio visit. "Even people who don't like Dave Matthews Band are going to like this record - and if they don't, then they just don't like music."
From Rolling Stone 4/16/09
... The band also unveiled GrooGrux's Mardi Gras-inspired hand-drawn cover artwork. ...The album is also a tribute to saxophonist LeRoi Moore, who passed away early in the album's recording. ..."GrooGrux King" is a reference to LeRoi's nickname. ...
[Fall Out Boy = 打倒男孩] 真的要這樣翻嗎?
據說這個團名跟右邊這位仁兄有關,不過從這外型實在很難跟音樂作聯想...
[Fall Out Boy] 是目前Emo-Pop曲風的重要樂團之一,在台灣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雖然說他們的成功跟當下的流行市場脫不了關係,但從很多細節仍可聽出團中的幾位年輕人在音樂上過人的敏銳度。
「What a Catch, Donnie」這首歌本身就很好聽,但最迷人的地方是在他的曲式。副歌開頭,"I got troubled thoughts and self-esteem to match.",平實的口吻描述出複雜的心境,接下來的整首歌裡,大量的真假音轉換讓演唱者可以淋漓的用聲音傳達表情,當然這也是要有一定的實力才行。最後一次副歌唱完後的延續方式也很精彩,NaNaNa~持續著不讓歌曲的情緒轉弱,背後則是交叉呢喃著先前幾首頗有代表性的作品,至於是否有其他的意思要表達就不得而知了。
當然,這首抒情歌與印象中的FOB並不相符。而另一首「20 Dollar Nose Bleed」對FOB而言,在曲風上也可算是小突破,至於什麼是FOB的代表曲風呢?我想那是最不重要的吧!
LeRoi Moore
記得第一次聽到Dave Matthews Band的時候,
雖不喜歡他主唱的聲音,曲風卻很迷人,
主唱的旋律很詭異,吉他彈的似乎跟那一點關係也沒有,
然而這樣的搭配下, 又是莫名其妙的有趣;
除了吉他兼主唱的Dave Matthews之外,
每位樂手也都是身懷絕技,
Carter Beauford的鼓是有耳朵的人就聽的出來的好聽,
小提琴手Bobyd Tinsley除了很大塊的胸肌外, 也發行過評價頗高的個人專輯,
串接在其中的, 是薩克斯風手LeRoi Moore.
歌曲搭配上,
他精巧應用著薩克斯風的音色,
將旋律的層次堆高再堆高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就是個很棒的例子),
到了即興的時候,
LeRoi Moore所吹出的旋律, 不同於一般Solo的急於表現,
倒像是這個樂團的第二主唱, 是要對聽眾述說故事,
用的雖然是我不懂的語言, 但情緒是能溝通的,
這點, #41可以說明.
嗯, 聽歌吧!
On June 30, 2008, Moore sustained numerous injuries in an ATV accident on his farm outside of Charlottesville. After spending a week in the hospital, Moore was released, only to find himself rehospitalized several days later. He died from complications resulting from the crash on August 19, 2008, at the age of 46.
到了香港卻不來台灣的Billy Joel
前陣子去香港, 地鐵站隨處可見Billy Joel即將演出的
海報, 無奈去不逢時, 無緣親眼目睹其風采; 這位主要
活躍於1970s'的老先生雖然不曾有過極度暢銷的專輯
或單曲, 但他總能在流行的曲調中合宜的導入帶有點
實驗性的創意, 使作品有著鮮明的獨特性.
以"My Life"這首歌來說, 開頭由正拍組成的節奏, 在
被反拍加強的管樂帶領下, 整首歌一瞬間就變得很有
節奏感, 而此一橋段貫穿整首歌到最後, 也使得旋律上
更具主題性. 合聲在第一次進到副歌後的大量使用也是很有意思, 這不僅加強了副歌的語氣, 也成功的將氣氛延續到第二次的主歌中.
"Movin' Out (Anthony's Song)"也是首Billy Joel的代表性作品, 兩首歌都具有流暢的旋律及鮮明的主題, 曲勢編排上的用心更是讓聽者入戲; 總歸一句, 比利老頭, 找個時間來台灣吧!
Reggae in Morgan Heritage
Morgan Heritage的音樂,很明確的,就是Reggae,雖然這曲風早在80年代就已經沒落,但他們總是能玩出新的花樣,在2008年這張專輯中,Raid Rootz Dance這首歌就很不一樣。
前奏中,lead guitar與其他配器的搭配,大量的和聲及vocal的重疊,其使用的手法都比較像是該在80年代的R&B中出現。進到主歌的部分,正宗Reggae vocal出現,背景音樂裡除了基本的反拍堆疊,另有一偏Latin曲風的電吉他遊走整場,加強了vocal許多地方的音色變化。整首歌聽下來,細節很多,變化很多,雖然我實在聽不懂歌詞,但無傷我對它的喜愛.